
预算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报告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预算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预算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报告1一、绩效目标分解下达情况
1.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下达预算及项目情况
按照《长春市财政局关于预下达20xx年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长财农指[20xx]869号)文件要求,经研究决定,依据20xx年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分配表,决定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奖励补助的同心村基础设施提升项目结余资金,拨付至长春凯捷环卫有限责任公司,用于“与凯捷环卫公司合作收益项目”。
该项目采取合作经营方式,合作经营收益将差异化分配至全区脱贫户,预计年收益率4%,切实提升脱贫人口收入。
2.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绩效目标设定情况
项目于12月23日签订资金使用协议,将结余资金21.5707万元以合作经营模式投入长春凯捷环卫有限责任公司,用于莲花山与凯捷环卫公司合作收益项目,合作经营收益暂定为总投资的4%,具体随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进行调整,收益主要用于建档立卡脱贫户生产、生活补助,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收益将覆盖全区脱贫人口,预计使125户236人受益,具体以实际发放日期实有脱贫人口数为准。
二、绩效自评工作开展情况
该项目为合作经营收益项目,项目于12月23日签订资金使用协议,将结余资金21.5707万元以合作经营模式投入长春凯捷环卫有限责任公司,用于莲花山与凯捷环卫公司合作收益项目,协议内约定合作经营收益每年支付一次,乡村振兴局要求长春凯捷环卫有限责任公司要将资金使用严格按照协议履行,参照《长春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实施细则》对资金进行管理和使用,并定期听取资金使用情况汇报,确保项目收益。
三、绩效目标自评完成情况
(一)资金投入情况
1.资金到位情况。按照《长春市财政局关于预下达20xx年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长财农指[20xx]869号)文件要求,在协议签订后,已于20xx年12月24日前向长春凯捷环卫有限责任公司拨付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奖励补助的同心村基础设施提升项目结余资金21.5707万元。
2.资金执行情况。该笔结余资金21.5707万元使用周期(即项目建设周期)原则上为1年。目前,该项目资金已投入长春凯捷环卫有限责任公司,已按照协议正常履行。
3.项目管理情况。长春凯捷环卫有限责任公司应专人管理该项目,指派专门财务人员进行财务管理,接受区乡村振兴局的定期检查及不定期检查,按照要求上报资金使用及项目进展情况。同时,保证衔接资金不用于单位(部门)的`基本支出;各种奖金、津贴和福利补助;弥补企业亏损;修建楼堂馆所;弥补预算支出缺口和偿还债务;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交通工具及通讯设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扶贫;企业担保金。
(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1.产出指标完成情况。脱贫地区贫困人口加入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人数236人;脱贫人口数236人,资产入股受益人口数236人。
2.效益指标完成情况。资产股权年收益率≥4%;带动增加受益人口全年总收入0.862828万元;受益人口数236人。
3.社会效益指标完成情况。脱贫人口数236人。
4.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资产入股受益人口满意度100%。
四、偏离绩效目标的原因和下一步措施
带动增加受益人口全年总收入指标值为0.862828万元;由于该项目合同签订以正式投产之日开始计算收益,项目正式投产为12月底,20xx年底实现收益,收益分配符合年度预期指标。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监管该项目,按照规定定期就该项目运营情况进行调度并听取汇报,确保项目进展顺利,收益及时分配到脱贫户。
五、绩效自评结果拟应用和公开情况
绩效自评结果将随20xx年部门决算时进行,届时将按照规定进行公示公开,确保符合各项规定。
预算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报告2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概况
1.部门主要职责。根据《中共保山市委办公室保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昌宁县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保办字〔20xx〕12号)、《中共昌宁县委昌宁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昌宁县深化机构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昌发〔20xx〕1号)精神,部门主要职能如下。
(1)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县有关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政务服务、强化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服务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依据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负责牵头研究制定全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服务的政策、制度、办法、标准,并组织实施。
(2)在昌宁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领导下,牵头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重点组织清理全县行政审批事项以及其他政务服务事项,推进政府部门权责清单的整合和监督管理工作。
(3)负责全县电子政务服务平台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负责推进并指导全县各级政务服务平台和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系统建设,做好县级政务服务平台和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系统的建设、管理、运行及维护工作,有效推进全县“互联网+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和“一部手机办事通”信息化平台建设。
(4)负责指导、协调、推进全县政府自身建设有关工作、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服务工作,重点对县直部门(单位)在县政务服务中心设置窗口,集中受理、办理行政审批事项以及其他政务服务事项和县级公共资源交易服务进行统筹协调、组织推进、监督管理。
(5)负责县政务服务中心和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两个中心”)的日常管理,建立健全相关考核评价机制和管理工作制度。负责对进驻政务服务大厅部门(单位)窗口工作人员的年度考核和日常管理工作。统筹推进行政审批网上服务大厅、投资项目中介超市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
(6)负责对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县政府采购和出让中心的建设及管理。负责对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实施综合监督。接受县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委托,负责招投标行业管理方面的相关工作。接受有关部门委托,受理公共资源交易活动中的相关投诉和举报,按职责转送各行业主管部门处理。
(7)负责昌宁县“12345”政府热线平台的建设、管理、运行和协调工作。负责对“12345”政府热线反映问题进行交办、转办,并负责跟踪和督查。
(8)完成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2.机构设置情况。昌宁县政务服务管理局是昌宁县 ……此处隐藏42427个字……造林面积完成5619.4亩(其中:人工造林1591.3亩,油茶新造4028.1亩),为计划任务的123.38%;油茶低改15000亩,为计划任务的100%;退化林修复4000亩,为计划任务的100%;封山育林6000亩,为计划任务的100%;森林抚育20000亩,为计划任务的100%。二是林业重点工程持续推进。继续实施“森林乡村”建设工程,并将其纳入20xx年政府工作报告范畴,明确具体领导和股室抓落实,定期调度;开展了“森林督察”、“林地一张图”、“森林火灾风险普查”工作;根据《湖南省省级生态廊道建设总体规划》(20xx-2023年),现已经完成县级生态廊道3000亩调查外业工作,编制《中方县生态廊道建设总体规划(20xx-2023年)》。完成全县石漠化外业20453.4公顷工作,为下一步石漠化治理打下坚实基础。
(三)森林城市创建全面铺开,进一步丰富了生态建设形式。一是组织开展义务植树活动。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切实推进全民义务植树工作。今年“3.12”植树节期间,通过领导带头、群众参与各单位送树苗在自来水厂及各乡镇、村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据统计,植树节期间,全县共计6.3万人参加义务植树,共植树70万余株。二是狠抓创森宣传工作。紧紧抓住创森宣传这个“牛鼻子”,及时谋划创森宣传工作,制定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宣传方案,充分利用“村村响”、公交站台等大力宣传森林城市创建;并利用“爱鸟周”、“植树节”、“湿地日”等重要节点,密集宣传全县林业生态建设成果。在中方手机报、边城晚报、掌心中方等新闻媒体上发布林业信息近50余条,在全社会营造了良好的创森氛围。三是认真编制森林城市总体规划。立足中方县情和县域规划,搜集整理各方面资料,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编制了《中方县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现已提交省林业局进行评审。
(四)资源保护不断加强,进一步维护了生态安全。一是严守森林火灾底线。全县林业系统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认真履森林防灭火工作职责,按照“全力防、配合救”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强化森林防火责任担当,努力保障全县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建立了森林防灭火应急分队3个,其中:县林业局森林防灭火应急分队人员有52人,全县护林员防灭火应急分队共40人(中方片区10人,泸阳片区10人,铜湾片区10人,铁坡片区10人),康龙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灭火应急分队人员有30人,对应急分队人员进行了2次森林防灭火扑救培训,共开展演练4场次,参加演练人员580余人。全县无重大森林火灾发生和人员伤亡事故发生。二是开展松材线虫病防控攻坚战。认真做好松材线虫病的普查和日常监测工作。严格按照《松材线虫病普查抽样检测办法》、《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的要求,制定《中方县20xx松材线虫病秋季专项普查工作方案》,根据全县松林的分布特点,开展秋季普查,划定重点普查区域和重点预防区域,采用线路踏查与标准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普查,发现可疑枯死松树按要求取样,进行室内分离镜检,做好检测记录,截至20xx年10月30日,调查松林面积17.35万亩,其中疫情小班18个,发生面积0.0703万亩,枯死松树68株,疫情发生乡镇1个,上传调查数据631条,及时将普查结果上报。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松材线虫病疫木检疫联合执法,严把木材加工、运输、疫木处置等关口,严防疫情扩散。三是筑牢森林资源保护防线。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从源头上保护森林资源。开展了森林督查、“清风行动”、“绿网行动”“洞庭清波”涉林问题整治专项行动等一系列专项整治活动,重点查处非法占用林地、乱砍滥伐林木和违规交易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截至目前,全县共查处各类行政案件64起,其中:乱砍滥伐案件20起,共计99.455立方米;非法占用林地案件43起,共计7.9744公顷;防火法规案件1起。挽回经济损失13.19万元。通过一系列的专项整治行动,有效地震慑了不法分子,营造了良好管护氛围,实现了森林案件发案数逐年下降并维持在低发水平,维护了全县林业生产秩序的稳定。
(五)林业产业持续发展,进一步壮大了绿色经济。深入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积极对接全省林业四个千亿产业发展规划,全力推进木竹、油茶、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等四大百亿产业发展,20xx年全年林业总产值预计稳定在21.4亿元以上。一是狠抓传统产业基地建设。高标准完成用材林基地1591.3亩、木本油料林基地4028.1万亩新造任务。同时,将油茶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来抓,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搭建银企合作平台,举办“惠农贷-油茶贷”推介会,着力缓解我县油茶产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目前,全县共有2家油茶企业、3专业合作社、15个种植大户达成协议,全年贷款总额能突破1300万元。二是突出抓好林业龙头企业建设。坚持把为林业企业优质服务、创造良好环境、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作为作为加快林业发展头顶大事来抓。通过组织项目申报、教育培训、组织参加“20xx第23届中部(湖南)地区农博会”、“20xx年中国西部林业产业博览会”等多种形式,不断引导林业企业上档次、上规模,目前全县湖南省林业产业龙头企业达2家,年产值2.4亿元。三是着力培育林业新的增长点。认真研究当前林业发展新形势,结合怀化实际,着力推进林下经济、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如桐木镇、铜鼎镇发展林下养鸡,年销售50万羽,年产值4000万元;中方镇站坪村,种植酥脆枣150亩,年产值450万元;近些年,新建镇依托辖区内康龙自然保护区等自然资源,大力发展森林旅游,吸引游客20万余人次,创造收入4000余万元。
(六)林业助推乡村振兴卓有成效,进一步促进了兴林富民。一是落实生态补偿机制。全县公益林面积59.433万亩,补助资金995.5万元,覆盖2.7万户,人口10.8万人,户均年增加收入368元。落实的天然林保护管护补助面积29.58万亩,落实管护补助资金458.49万元,覆盖1.3万户,人口5.2万人,户均增加收入352元。二是促进林业就业帮扶。自20xx年启动选聘贫困户担任生态护林员工作以来,目前每年可帮助解决贫困户就业281户,落实生态管护扶贫资金281万元,户均年创收入1万元惠及1124人。选聘公益林护林员103人,解决就业103人,户均年创收入0.8万多元,惠及人口412人。三是做好帮扶乡村振兴工作。我局乡村振兴工作联系村为铜湾镇梅树村。我局将乡村振兴工作作为全局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帮助联系村制定振兴规划,积极支持帮扶村产业发展、乡村绿化、户容户貌整修,基础设施等建设。
四、存在的问题
存在的主要问题:预算过程绩效管理制度体系不健全,需进一步完善;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贯彻不到位,需进一步加强;对自身预算绩效管理不到位,需进一步落实;各业务股室填报预算数字存在不及时不准确不全面,需进一步提高业务预算水平与能力。
原因:一是经办人员的业务能力有待提高;二是预算执行和绩效管理的监督管理不到位。
五、整改措施或建议
一是加强领导,精心组织,逐步推开,实现编制预算绩效目标全覆盖。二是完善相关制度,推进制度落实。三是完善技术支撑。
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