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乐寺导游词

时间:2025-07-17 18:24:20
独乐寺导游词15篇

独乐寺导游词15篇

作为一名专门为游客提供帮助的导游,时常会需要准备好导游词,导游词事实上是一种对旅游景点进行历史的、文化的、审美的解读的文体。那么什么样的导游词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独乐寺导游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独乐寺导游词1

今天我将带领各位参观千年古刹独乐寺。今天我们要游览的路线是山门,观音阁,韦陀亭,报恩院和乾隆行宫。在此我先就独乐寺的基本情况给您做一简要介绍。独乐寺俗称大佛寺,坐落于蓟县城内,其创建已无文献可考。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说:“寺之创建,至迟必在唐初。观音之阁的太白书匾落款即可为证。”现存建筑为辽统和二年,即公元984年建。其主要建筑由山门,观音阁,韦陀亭,报恩院和乾隆行宫组成,它可以是说集古建,壁画,雕塑三大艺术为一体,拥有全国三个之最的桂冠,同时也是61年国内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即将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现在我们已经到达了目的地,请大家随我下车参观。

关于独乐寺得名,众说纷纭。其一是说寺内主雕塑观音像内的称架是有一颗巨大的杜梨树切削而成,取其谐音而得名。而更多的人和专家则认为佛家清心寡欲,独以普度众生为乐。所以得名独乐寺。无独有偶,清代的乾隆皇帝也曾发出了“公乐亭,独乐寺,公乐不如独乐乐”的感慨。来到这里,您看便是独乐寺的山门,正面书有独乐寺三字匾额,乃明代的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师严嵩所书。因其人是奸臣奸相,所以后人将落款抹掉。只剩“独乐寺”三个字。您随我里面请。 整个山门面阔三间,进深两间,中间做穿堂。前两梢间是两尊辽代彩色泥塑哼哈二将。造型生动,形象逼真。下面请各位朋友随我继续参观。那整个山门的大门已荡然无存,只剩门框门槛。其实这就是后面观音阁的视野分界线。站在门外只能看见阁的局部,但只要您迈过门槛一步,观音阁的全貌便能尽收眼底。不信咱可以试一试。买过门槛之后,您看两侧是绘制的四大天王像。各个手持法器,怒目而视,东西南北各护一方,满足人们无边的善愿。那现在就请各位跟随我前面请,咱们来参观一下观音阁的主体建筑。

我们面前的就是独乐寺的主体建筑观音阁。您先随我的手势看上面的方扁。上书有“观音之阁”四个大字,这四个大字乃李太白亲笔所书。整个大阁阁高23米,东西长20.23米,南北宽14.26米。整个大阁从外观看分上下两层,中间一暗层,是为三层木结构。同时它也是我国现存最高大的阁楼木结构建筑。下面就请随我前面走。

各位朋友,步入观音阁之后,请您随我的手势看一下。眼前莲花座之上的便是主雕塑观音塑像。整个观音塑像高十六米,被称为十一面观音。同时据考证,这十一面观音也是现存我国最高大的彩塑泥像之一。在主雕塑观音像的两侧,是两尊斜视菩萨,旁边是元代绘制,明代重绘的十六罗汉及二明王像。这些画像曾于乾隆年间被封存于墙内,直到1972年青皮自然脱落才重见于世。今天咱们大家能够观览到这些壁画,也可以说是一种缘分了。

整个阁的内部共分为上下三层。第一层是矩形井口,第二层是六角形井口,上侧则为八角的斗藻井。这些空井虽然在建筑形式上不同,但错落有致,更重要的是能够抵御侧压力,增加阁的刚性。

观音阁另外一个特点就是施用了复杂的斗拱。现在我们来到了整个观音阁的外侧,您看,远处方形的木块叫做斗,弓形的木块叫做拱,而斜伸出来的叫做昂。这三个部件组合在一起就叫做斗拱。同时站在这个位置您可以看到,整个观音阁共分为上下七层,一三五为筑框层,是刚性层;二四六为斗栱层,是柔性层,可以说整个大阁刚中有柔柔中带刚,刚柔并进。而上层的屋顶则是屋盖层,屋顶为九脊歇山顶。众所周知,整个观音阁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历史上记述的一共有28次地震,其中两次是比较大的,一次是康熙年间,另外一次就是发生在76年的唐山大地震。当时据当地的居民说,大阁摇晃左右近一米,但现在仍然恢复了原貌,并没有坍塌。由此可见,观音阁的整个建筑形式在减震上已经经过历史的检验了。

绕过观音阁之后,我们来到了韦陀亭。这里面供奉的就是护法神韦陀。但独乐寺的韦陀于其它寺的韦陀在位置上有所区别。一般情况下,韦陀是供奉在天王殿内,而这里则是供奉在观音阁的后侧。原因就是原来在韦陀亭的后侧建有一座卧佛殿。不过现在已经改建成报恩院,下面的时间就请各位跟随我共同参观一下。 我的身后侧就是报恩院了。报恩院在全国的寺庙中可以说是绝无仅有。里面供奉的是寒山,普化,风波和济公四大疯僧。我不说大家也知道,这四位在历史上都颇具性格。下面的时间就请各位跟随我到里面去了解一下。

步出报恩院后,前面就是三佛殿。三佛殿里供奉的是横三世佛。也就是说中间供奉的是现代佛释迦摩尼佛,在他的左侧是药师佛,右侧是阿弥陀佛。下面给大家五分钟时间进去参观,五分钟之后咱们在停车常见。

独乐寺导游词2

今天,我为您介绍的“独乐寺”啊,是中国仅存的三大辽代寺院之一,俗称“大佛寺”。虽然这座寺庙被称作“千年名刹”,但是它的历史却是少有记载,最早也只能追溯到当年安禄山起兵叛唐时,就是在这个地方誓师。因为他想做皇帝,后人就由“思独乐而不与民同乐”得此寺名。

作为来蓟县必到的景点,“独乐寺”里面其实并不大,完整的走一圈也只要三十分钟。但是就这么点的地方却拥有好几个全国之最:最早的木结构楼阁,最高的泥塑立像等,还有我们“独乐寺”的“镇寺之宝”——我国最大的彩色观音泥塑像。甚至,“独乐寺”里面几块小小的牌匾也都是历史名人所写,据说最受欢迎的“观音之阁”,牌匾上的四个字就是出自“诗仙”李白之手,绝对是“浓缩的精华”啊!

随着社会的发展,“独乐寺”周边的环境也已经变得相当不错。步行街和商业街的气氛已经让蓟县成为了一个旅游贸易中心。而处在蓟县市中心的“独乐寺”,在门口的复古的步行街的映衬下,气质更加卓尔不群,那种古意是任何高超技术无法模仿和复现的。希望“独乐寺”及其周围,“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独特气质,能带给您全新的体验。

伽蓝殿

与闹市区步行街紧紧挨在一起的就是独乐寺的“伽蓝殿”了!提到“伽蓝菩萨”,您可能不太熟悉,但是“黑脸关公”您一定听过,其实啊,咱们的这位菩萨就是关公转世!据说,关公曾经是忠义两全,视死如归的将军。最后为奸人所害,因为执着深切,死后没有得到解脱。有幸得到禅师点拨,体悟心性。最后发愿拥护佛法,成为护发和尚,也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伽蓝菩萨”了!

独乐寺里的伽蓝菩萨,身穿圆领宽大绿袍,胸前还加挂一盔甲。除了腹部和膝盖处有飞龙纹外,还有布满袍子的云纹,展现出了富丽堂皇之气!您可以咱们这位“关公大老爷”合照呢

行宫

亲爱的游客,走了许久是不是有些累呢?接下来,就带您去感受一下古代皇帝在游玩途中小憩的地方!

独乐寺行宫建于乾隆年间,又称“乾隆行宫”,是清代皇帝去东陵途中休息的地方,也是天津地区唯一存留的行宫。乾隆之后的皇帝都来过独乐寺 ……此处隐藏17257个字……阁”这四个大字。那么关于这块匾还有一个很有趣的传说。

传说李白在写这块匾的时候喝的大醉,迷迷糊糊地写下了这四个字,可是等把这块匾挂起来以后,才发现“之”字少了一点。李白站在阁前,把笔蘸饱了墨水,用力往上一甩,正好点在“之”上。这就叫做“飞笔点之字”现在让我们到大阁里面看一下。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尊高大的观音菩萨像,是独乐寺的第五最,是我国仅存的最大的古代泥塑之一。因为她的头上还有十个小头像,所以又称十一面观世音。我们看她两边的这两尊小的是胁侍菩萨,这三尊塑像加上刚才的哼哈二将,是独乐寺共有的五尊辽代的塑像,专家评述独乐寺的早期塑像就是“少而精,艺术价值高,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站在这里向上看,我们可以看到在外面看不到的暗层。为了将这16米高的观音像安排在阁里,观音阁采用了“减柱法”,就是将这里的立柱去掉。没有了立柱,这个暗层就承担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一楼的阁顶,又是三楼的地基,这样使观音阁更加坚固。另外,观音阁对于斗拱的运用也使得它尽管历尽沧桑,却仍然屹立于此。我们看这硕大浑厚而结构复杂的斗拱,它是互相插合而成的,中间留有缝隙,就好像人的关节一样,起了连接的作用,同时又把上层柱头的压力都卸掉了。

我们看这些壁画,它主要绘制的是十六罗汉和二冥王像,在乾隆十八年大修独乐寺时它被一层厚达一厘米的白灰覆盖。直到1972年我们在修整观音阁时,在墙皮脱落的地方,偶然发现里面还有彩色的东西。然后请专家把它拨开,才发现是一幅庞大的壁画。它的发现有很大的历史价值,科研价值和艺术价值。现在它已经被临摹输入国库了。在观音阁的后面呢,还有韦驮亭,卧佛殿和三世佛殿,以及当年的乾隆行宫。

好了,到这里,有关独乐寺的情况我先为您介绍这么多。下面的时间留给大家自由参观。但是,请您务必在中午十一点半之前回到车上,大家注意安全。现在就可以解散了。

各位朋友,我们这次的旅游活动就要圆满的结束了,我也要和大家说再见了。非常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对于我工作中不周到,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由衷的和您说一声对不起,请大家多多原谅,这次的旅游活动也使我们大家都成了朋友,我祝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身体健康,万事盛意!

独乐寺导游词14

各位朋友: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我们中国太和旅行社的全体人员对大家的到独乐寺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也感谢大家对我们旅行社的支持和信任。我叫刘时,是中国太和旅游社的导游员,大家叫我小刘好了。坐在前方驾驶位置上的是我们的随队司机王师傅。王师傅的驾驶经验非常丰富,相信大家在独乐寺乘车的途中一定会感到既舒适又安全的。今天能担任本团的导游工作,认识这么多的教师朋友,我觉感到很荣幸,如果大家在旅途中有什么困难和要求,请您及时地提出,我将竭尽全力地为您服务。也希望大家能积极地支持和配合我的工作。在这里我预祝大家旅途愉快,能够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是津门十景之一的独乐寺。独乐寺俗称大佛寺,是我国古代大型木结构高层建筑的一颗明珠,1961年,国务院公布独乐寺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位于蓟县城内,坐北朝南,是由山门、观音阁和东西配殿组成的一套完整建筑群,布局简洁,主题突出,宏伟庄重。

关于独乐寺初建的年代已经无从考证了,但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认为,独乐寺的创立,最迟也应该在唐初,观音阁上悬挂的李白所书唐制的“观音之阁”的匾额可作为佐证。现存独乐寺的主要建筑,是辽圣宗统和二年重建的。关于独乐寺,它有五个“之最”,刚刚我已经说过了一个了,其余四个,我将会在讲解过程中告诉大家,请大家仔细听,回来的路上就请您来说说这五个“之最”。

好了,我们已经来到了独乐寺的停车场了,请大家记住我们的车是白色的大金龙,车牌是津A45678,车子停在停车场的左边,我们下午4点在寺门口集合,请靠窗的游客把窗子锁紧,贵重的物品请随身带好,好,请大家开始下车。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红门叫做山门,它高约10米,面阔3间,进深2间,中间为穿堂道,,请大家向上看,在山门正中有一匾额,上书“独乐寺”三个字,字径半尺,刚劲浑厚,为明代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师严嵩手书。为什么叫独乐寺呢?因为佛家清心寡欲,恪守戒律,独以普渡众生为乐,才命名为独乐寺。好,就请大家随我走入独乐寺吧,进入山门,首先我们大家看到的这两尊高大的护卫金刚力士,就是民间俗称的“哼哈二将”他们均高4.5米,居高临下,虎视眈眈,面目狰狞可畏。

我们继续往独乐寺里走,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天王殿,这里东西两侧是彩绘的四天王像,两两分立。分东南西北,各护一方。东侧北端为东方持国天王,绿脸,怒目,着棕色胄甲,手持琵琶,两脚各踩一鬼。东侧南端为南方增长天王,,脸蓝色,双目圆睁,着棕色胄甲,手持宝剑,两脚各踩一鬼。西侧南端是西方广目天王,脸红色,怒目,左手紧握一龙,右手捏如意宝珠,脚踏两鬼。西侧北断是北方多闻天王,白脸,面目和善,左手持红盖黄伞,右手握灰色银鼠,左脚下鬼作人身兽面站立;右脚下鬼作兽形,蹲于地。像这样,南间有哼哈二将,北间有四大天王的设置是少见的。

请大家往独乐寺前走,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观音阁了。好,请大家转身,看一下山门的屋顶,它为我国最早,等级最高贵的庑殿顶山门,由一条正脊四条垂脊组成,正脊两端两条翅转向内,犹

独乐寺导游词15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独乐寺山门和观音阁为辽代建筑,其它都是明、清所建。全寺建筑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部、西部分别为僧房和行宫,中部是寺庙的主要建筑物,白山门、观音阁、东西配殿等组成,山门与大殿之间,用迥廊相连结。山门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斗拱相当于立柱的二分之一,粗壮有力,为典型唐代风格,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庑殿顶山门。山门内有两尊高大的天王塑像守卫两旁,俗称“哼”“哈”二将,是辽代彩塑珍品。独乐寺山门正脊的鸱尾,长长的尾巴翘转向内,犹如雉鸟飞翔,是中国现存古建筑中年代最早的鸱尾实物。

梁思成在发现独乐寺之初即强调建筑物所具有的突出的唐代风格,并且推测独乐寺创建于唐朝初年。鉴于最早提及独乐寺名称的辽代碑文就称统和二年(公元984年)的工程为“再建”(建筑物)以及“重塑”(观音像),因此建筑和雕塑应是公元984年以前创建。而除了梁思成提到的观音阁的建筑整体风格以及观音阁两尊胁侍的风格唐风浓郁之外,天津大学建筑学院辽代建筑研究课题组进而发现了另外几方面的证据,从而把独乐寺观音阁的始建年代更为明确的推至唐代前期的武则天朝7世纪末)。而从观音阁使用的移用木构件的碳十四测年(树轮校正)结果看,似乎在唐代两个重要时期即“安史之乱”和“会昌灭佛”前后,观音阁也分别有一次维修。

梁思成分析,在唐代地属中国,其文化自直接受中原影响,五代以后,地属夷狄,中国原有文化,固自保守,然在中原若有新文化之产生,则所受影响,必因当时政治界限而隔阻,梁思成据此判断在观音阁再建之时,中原建筑若已有新变动之发生,在蓟北未必受其影响,而保存唐代特征亦比较多。

梁思成曾称独乐寺为“上承唐代遗风,下启宋式营造,实研究中国建筑蜕变之重要资料,罕有之宝物也。”

《独乐寺导游词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