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育儿心得体会15篇
我们有一些启发后,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育儿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育儿心得体会1我一向觉得孩子就应在简单的环境中成长,享受她无忧无虑的童年。玩,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方式,也是我们认为的教育方式,在玩的过程中不仅仅能够让她们获得无尽的乐趣,还能够学到各种知识,透过游戏还能够让她们感受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苦恼。
我不看重她此刻能学多少文化知识,我们平常关注的是她的身心健康,让她懂得自尊、自强、自立,我期望我的孩子能做一个富有爱心、懂得宽容团结的孩子。平时期望她能多参加群众活动,能和小朋友玩到一块儿,从平时的沟通和交往中来加强她的社会交往潜力、心理承受潜力以及处理事情的应变潜力。能及时告诉老师自己的需求,在课间能大胆的发言。我觉得此刻是孩子性格构成的关键时期,融入群众对她完整性格的构成是很有帮忙的。
在家里,我们会有意识地给她创造一个宽松自主的环境氛围,平常也把她当作朋友一样来沟通,不会拘束于某种特定的形式来教育她,而是在平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进行,其实我们就是她的参照物,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她产生影响,因此在要求她的同时我们要严格地要求自己。
在家里我们会给她一点独立的空间,让她学会自我管理。比如我们房间的一个角落是专门给她置放玩具的,那里的所有物件需要她自己来整理。这个效果很好,这样让她体会到了妈妈平时整理家务的辛苦,还有物件需摆放整齐,从哪里取来就要放回哪里。平常在处理问题时,我们都会征求她的想法,比如在给他买衣服的时候,会征求一下她喜欢哪个颜色,这样会让孩子觉得我们很尊重他,那么以后她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也会思考到别人的感受,多替别人着想。平常我们会尽可能抽出多的时间去与她沟通,耐心倾听她的心声,允许她发表不同的意见,创造一种能让她充分吐露心声的气氛,对于正确的观点,我们会鼓励,对于不妥当的想法,我们会跟她讲道理,她仍然不明白的,我们再适时地加以引导。
总之,我们就应放下家长的架子,多点朋友式的沟通,把她当作家庭的一份子,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重要和职责,给她一份平等,一份信任,让她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
胡紫政此刻已经六岁了,说话、做事俨然是一个小大人了,什么事都有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她的每一点进步都让我们欣喜万分,但也不乏头痛的事情,性格倔强,自尊心太强。胡紫政很爱“面子”,这大概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成长的见证,我觉得是和紫政在共同成长,她是一天一天在长大,我们是一天一天在学着做家长,她的每一天成长都会给我们带来新的课题,但相信和成人之间的交往一样,沟通是最重要的,鼓励和信任是走近孩子心声的重要桥梁。每个孩子都有缺点,但每个孩子也有他独特的个性,我们要懂得欣赏他们最可爱的一面!
育儿心得体会2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为知书达理、有所作为的人,然而事实往往会差?咳嗽浮R想让孩子成为父母的骄傲,父母?教育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儿子淼淼今年4岁,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我遇到过许多问题和困惑,在寻求解决办法的过程中,我也得到了很多启发。
人们常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无疑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从他出生的那一天起,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久而久之,你的言行举止、喜恶、好善就转到了孩子身上。比如说:做父母的是“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类型,将来你的孩子也是那种“温柔”型的。而父母是那种雷厉风行的人,无疑孩子大多是那种嗓音大、脾气大的类型。因此,我认为做父母的必须严于律己,时时处处给孩子做表率,给孩子做一个好的“模版”。
第二,不要给孩子提过高的要求,要尊重孩子的喜好,给孩子留出足够的自由发展的空间,否则会压抑孩子的个性,不利于其健康成长。
现在的孩子条件好、机会多,家长都想尽自己所能给孩子培养一些特长。有的父母不管孩子喜欢与否及实际作用,一味的给孩子报名,无形中增加了孩子的压力,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甚至适得其反。我认为应该让孩子在兴趣中学习才是最重要的,这样学习起来既轻松又有效果。记得儿子三岁左右的时候,我开始让他识字。最初他对这些方块字毫不感兴趣,我就想办法将枯燥的识字活动融到他的游戏中去。
比如:我每天晚上在卡片上写上两三个字,先告诉儿子每个字念什么,相对应的词组,如“车”字,我就告诉他“汽车、火车”。当这些字在他的大脑中形成印象后,我就把这些卡片放到地上,当我说到这个字时,他就跑过去站在那个字上。如果站对了,就在小脸蛋上亲一下,如果错了,就在小鼻子上刮一下。通过这种方式,儿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了许多字。 当然,同样一种游戏他也会烦,所以家长就要经常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变换一下花样,把学习的内容隐藏在孩子喜欢的游戏中,这样会使年龄偏小的孩子更容易接受我们家长想要灌输的知识,使教育变得“润物细无声”。
因此,我觉得家长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兴趣与爱好,千万别强加学习项目让孩子认为是一种负担,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力。当然孩子毕竟是孩子,在他们正确的判断能力没有建立起来之前,家长不能由着他们的性子来,正确引导是非常必要的。
第三,对孩子一定要有耐心,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进行赏识教育。
如今,多数家长都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当我们面对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尤其是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就会失去耐心。孩子是通过自己的一些尝试性的活动来认识世界的,有时他们的这些活动会让家长觉得无法接受,比如:自己尝试着倒水,却把被子打碎了,或因为没端稳杯子把水洒了一地。记得有一次下班后,我在厨房忙着做饭。突然听见儿子在客厅大哭,我扔下手里的东西冲进客厅,发现儿子手里端着一杯水,饮水机的出水口在哗哗地往外流水。
我当时真得很生气,觉得儿子给自己添乱。于是不分青红皂白,把儿子训了一通。当我把地上的一滩水收拾干净后,儿子端着我的杯子走到我的面前,怯怯地说:妈妈,喝水。突然间,我明白了儿子是因为要给我倒水才到饮水机上接水,结果把水打开了却无法关上。我当时非常后悔自己的武断,一下子把儿子揽到怀里,向儿子道歉,并对他能够学会照顾妈妈的行为大加赞赏。直到现在,儿子经常在我下班回家时给我倒上一杯水。我经常想,如果我们家长遇到事情能够耐心一些,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考虑一下问题,我们会发现我们的孩子是那么得可爱。
第四,对于孩子的不良习惯,父母要有恒心,适当的运用奖励和惩罚。
我儿子不大到四岁的时候已经可以自己穿衣服了,可是他每天早晨起来都哼哼唧唧的赖在床上,等着让爸爸妈妈给他穿衣服,起来后又等着让爸爸妈妈给他洗脸 ……此处隐藏21252个字……有很多绘本(图画书)。
家长和孩子共同阅读的好选择,《汤姆系列》《贝贝熊系列》前者是儿童心理自助,写的是孩子上幼儿园或者遇到什么事的想法可以和孩子产生共鸣,后者是养成好习惯,比如“见什么买什么”“电视迷”“钱的学问”看看书里的家长是怎么处理问题的。
孩子看的书有很多,上小学后能自助阅读的郑渊洁的童话是首选。
但不可急于求成,要慢慢来。
育儿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程,它不仅仅需要财力,更需要精力与耐心,然而在与孩子共同学习中能收获一些快乐与甜蜜,同时也能得到一些思索和启迪,总之孩子只要有一点进步,都会令我们惊喜不以,因为那是老师与家长辛苦付出后所收获的果实。
我也想请教其他家长,看看有什么好的方法;我们需要不断去探索更好更多的育儿方法,也希望好的育儿方法和好的老师就如同一艘轻舟,载着孩子们驶向无限广阔的知识海洋,让孩子们更健康,更优秀!
育儿心得体会15俗话说得好“物以稀为贵”,现在小孩都是独生子女,家里人人都宠得爱不释手,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不过也出现孩子越来越难管的现象,用软的不行,用硬的也不行,相信很多家长都有相同的体会。
家庭教育深刻影响着子女人生观、道德观的形成,直接关系着孩子一生的成长,家庭教育有缺陷是子女形成不良个性的基础,潜伏着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危机,所以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成长起着关键作用,也是我们每一位家长都必须面对的严峻课题,谁都不能忽视,谁都不能逃避,现谈谈本人在家庭教育上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家长是子女所有行为的被模仿者与榜样。
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位年轻的母亲从幼儿园接回孩子,发现孩子脸上有一个伤疤,就问孩子:“是不是学校小朋友抓的?”孩子点点头。妈妈发火了:“你为什么不抓他?这个星期天妈妈不给你剪指甲,星期一你狠狠抓他!”真是可悲又可怜,在这种近乎病态的教育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能养成良好的品德吗?今后又将成为什么样的人才?言教不如身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且是永远的连任老师,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教材,会使孩子跨跃道德认识与评价,自觉或不自觉地用父母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来统一自己的道德情感与意志,产生与父母类似的道德理念与行为。父母良好的言行,使孩子终生受益,并会整合
学校的德育效能;不良的言行,使孩子终生受损、将离散、削弱学校的德育效能,有的甚至会断送孩子的一生。因此,家庭教育首先应从家长做起,家长自己要不断学习,不断修炼,站得正,坐得直,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以自己良好的风范教育、影响孩子,事事处处当好孩子的榜样。
二、别老是“人家孩子怎么怎么的”。
有时走亲访友,老是听到朋友说自己的孩子:“你看,你这次其中考试,考了85分,人家隔壁邻居家小孩怎么考试100分,你真没用,木头脑袋。”我们都知道家长讲这些话本意是想让自己的孩子成绩好一点,但效果适得其反,孩子听了往往会错误地判断父母不喜欢他或在讽刺挖苦他,心里肯定不高兴,同时也打击了他学习的积极性。我想考试成绩不能完全衡量一个人学习的好与坏,例如:爱因斯坦、爱迪生等好多科学家和名人小时候都不是很出色,有的甚至连小学也没上完,但后来经过自己的刻苦努力,照样成为了世界著名的伟人,这样的例子可谓举不胜举,所以考试成绩的好坏并不表示将来的好坏,关键还是要培养孩子乐观向上、积极进取、永不言败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孩子的考试成绩有时是一般的一般,但我从不批评他,只是帮他一起分析考试题为什么会做错,鼓励他下一次要仔细、努力,比这次考得好一些,小孩听了总是满意、微笑的点点头。
三、不要轻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有的父母总是喜欢在别人面前说自家孩子不好,例如当着孩子的面,在人家面前说自家孩子不如别家孩子听话,学习不好,这样适得其反,孩子肯定心里会想,我什么事都努力去做了,父母还在别人面前说自己怎
么怎么不好,反正好也是不好,不好也就这么不好,干脆就不做好,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严重的会使孩子产生自卑感或心灵扭曲。
四、别总盯着孩子的缺点。
我小孩唯一最大缺点是任性,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有时放学回家,大概前半个小时做作业还可以,比较认真投入,过了半小时后就开始东摸摸,西看看,开始跟我讨价还价,例如老师布置回家抄写今天课堂上学的生词,他就跟我说,爸爸我这个作业写完,其余两个作业等玩一下或吃好晚饭再做,这时我就根据今天回家作业的多少来衡量,如果回家作业不多,我肯定会放他去玩,因为你不放他,小孩子做功课也不用心,还会哭哭啼啼,甚至还会跟我顶嘴,自然学习效果也不会好。
五、决不为孩子护短。
老师的包庇,家长的护短,会导致孩子走向歪路,甚至会导致他走向犯罪,因此,我觉得作为每一个家长要清醒地看到这一点的危害性,该批评的时候要批评,该纠正的时候要及时纠正。
六、不要用暴力“征服”孩子,要学会耐心等待。
我常因儿子做事太拖太慢,把我说的话装作没听见而对他大发脾气,比方说,洗手,他会在洗手盆边玩上20分钟而不止;又如洗澡完该睡觉了,他会光着小屁股在床上跳来跳去,到我在他的屁股上留下5个手指印,他才能边听故事边睡着。 看着儿子香甜地
睡去,我不禁想起每次我对他的顽皮和淘气都是以训斥和手指印来制止他,虽说很快地就让儿子听话了,但每次都让他很不高兴,容易产生对立情绪。我决心以后多给儿子时间,我也要学会等待,等待儿子的方式有很多,比方说他洗手时让他洗个够,说不定他从中发现了水的许多奥秘,比方说他喜欢在床上玩,那就让他多玩儿会。孩子发泄完了他就满足了,舒服了。大人不要一味去强求、命令孩子,对于顽皮的儿子,从他身上我学会了如何耐心等待。
七、不要把电视当“保姆”。
有些家长工作比较忙,加上现在每个星期学校又放假二天,这两天家长怕孩子出去一是不安全,二是家长心里也不放心,干脆就把小孩关在家里看电视,把电视当作保姆,实际上从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来看,这样做很不科学。我与他妈妈平时都很忙,我刚从部队转业回地方工作,为了适应新环境、新工作,平时要花很多的时间去学习、培训和考试;她妈妈在一家私人企业上班,平时没有休息日也没有节假日,小孩经常在双休日没人带,但我不随便把小孩关在家里,不把电视当保姆,每次都是打电话请我父母亲到城里来把他接到乡下去,一是让他多接触一下农民,看农民伯伯种粮食的辛苦,让他感觉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二是让他多亲近大自然,放松一下心情,这样也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总结以上几点,归根到底主要还是要培养他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和对学习的浓厚兴趣,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让他终身受益,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他在学习中体验到快乐,在快乐中学习,这样对孩子来说不会形成太大的压力。总之,让孩子健康成长,是每位家长的心愿,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同时也是每个家庭生活的主旋律,如何全面地教育好孩子是每个家庭都很关心的问题,以上只是我个人几点浅显的想法和做法,不到之处请各位家长同仁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