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工作计划

时间:2025-10-24 09:18:23
有关学科工作计划合集6篇

有关学科工作计划合集6篇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成绩已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工作即将来临,是时候开始制定计划了。那么计划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科工作计划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科工作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教学计划为指导,实施和推进课程改革,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教学理念,提高语言能力和教学能力;建立历史与其他学科的对话能力,努力提升教学境界;实施综合学习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二、教学任务和目标

1、完成七年级第二册的内容;

2、提高教学质量,力争通过期末考试综合评价进入县乡镇中学中等行列。

三、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历史卷二期末考试成绩平均通过率和优秀率。大多数学生对学习历史不感兴趣,没有课外读物。

2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盛世开放社会》,教材内容的安排,教学活动的设计,都与隋唐时期的“盛世”和“开放”息息相关。“繁荣”和“开放”是反映一个积极社会的两个方面,两者是相同的。本单元八个常规班,大部分都能在人教版的旧教材中找到相应的内容,也能在新课标中找到相应的知识点。除了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和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新课程标准中关于隋朝的内容很少,只在科举制度和科技方面。但是,如果学生想了解唐朝为什么“兴盛”,是如何“开放”的,只从唐朝的历史角度来陈述,未免有些苍白。所以课本上设置了《繁盛一时的隋朝》。本文以“南北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两个副标题,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介绍了隋朝的发展,为学生更好地了解唐朝的繁荣和开放奠定了基础。

关于科举制度的建立,虽然涉及到原有的教学大纲和教材,但一般不执行。鉴于新课程标准将科举制度作为内容标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人民教育版七年级第二册教材专门安排了一节课讲述科举制度的诞生、完善和影响。与以往的大纲不同,新课程标准之前并没有谈及中国古代的官制。这对学生学习其他知识很有帮助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南移与民族关系发展”,其实涉及到两个主题:“民族关系发展”和“经济重心南移”。与第一单元的“繁荣”和“开放”不同,它们在文字和内容上是相同的。这里的“民族关系的发展”不仅涉及到民族融合的内容,还反映出民族政权与民族共存的矛盾,这些都对“经济重心南移”产生影响。但要简单明了地解释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容易,尤其是后者和“经济重心南移”。因此,教科书调整了课程标准内容标准的顺序,首先总结了民族政权并存的时代形势,然后分析了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列举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然后分析了宋朝的社会特征,介绍了元朝大一统的出现和民族大融合的发展。这种安排不仅增强了文本内容的逻辑性,也为教学提供了便利。

学科工作计划 篇2

一、教研工作指导思想

以温州市20xx年第一学期体育、艺术信息教研工作计划为指导,结合我校本学期工作思路,进一步推进“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立足综合学科特点,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继续推进课堂教学变革项目,挖掘一批模块教学能手和实践创新课程,全面推出精品拓展课程。

二、本学期工作设想与计划

根据《温州市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意见》和《温州市山绣中学课程建设方案》的指导思想,结合我学科的特点,新学期的工作将围绕以下几点:

各年级段、各校区普及拓展课程,培育精品课程。

在原有校本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体育、艺术和信息学科的潜在课程,发挥本学科的优势,在普及的基础上逐渐培养精品校本课程,成为山绣中学的品牌课程。

重点培养青年教师的成长。

根据学校计划对三年内的新教师进行教师教学业务培训以及各种比赛,从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方面入手,培养科研探究、写作能力,加快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

落实常规教研活动。

本学期我们计划以校以备课组为单位分别开展教研活动,做好“四定”,在此基础上进行大组的教研活动,并利用外部政策条件积极引进学科专家参与活动,切实提高整体教研的有效性。

深入课堂教学。

全体教师要通过听课、评课、座谈等方式加强“学为中心”教学变革项目的研究与落实,了解教学情况,发挥有经验的老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带动一批教师的成长,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与素养,切实促进课堂教学规范化

三、教研活动安排

周次 日期 内容

1 8.29-9.4校本教研;拓展课程统计;集体备课资料上传

2 9.5-9.11拓展课程上报;各备课组明确集体备课事项;备课组长会议;暑期作业评定,七、八年级体能测试;

3 9.12-9.18校第九届田径运动会筹备;20xx年度市级课题结题工作;师徒结对工作;拓展性课程网上选课;市直属体育组长会议市音乐教育“新体系”实践学校第一次督导浙江省中小学美术论文评比

4 9.19-9.25拓展课程开始上课20xx年浙江省中小学书法课堂教学评比

5 9.26-10.2浙江省美术学科一师一课优课评比和选送

6 10.3-10.9国庆放假;足球外教开始支教工作综合校本课程调研(本部)

7 10.10-10.xx校第九届田径运动会(10.11--13)体育节开幕以及系列活动九年级调研反馈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信息技术组教研活动(z开课)

8 10.17-10.23七年级调研综合校本课程调研(滨海)市直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比

9 10.24-10.3020xx浙江省中小学生艺术节现场展演学生体质健康数据上报体育组八年级教研活动:10月26号(周三)地点在本部,zz三位新教师开课。下午组内教师互评活动。最后zz老师讲座并最后总结。美术组教研活动:周四下午,在本部美术室,zz三位青年老师的开课展示活动,课后组内成员互评与总结。

10 10.31-11.6市音乐教师小课题“真问题、好问题”评选活动期中考试

11 11.7-11.13综合校本课程调研(锦江)全市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比活动

12 11.14-11.20校体育节系列球类比赛信息技术创客教育课程评比活动音乐组教研活动:11月18日(周五)地点在本部,上午实习生汇报课两节,下午zz召两位老师开课,随后组内教师互评活动,最后备课组长总结。

13 1.21-11.27浙江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活动评比综合学科拓展课程交流分享活动

14 11.28-12.4九年级劳技中考体育组七年级教研活动:12月1号(周四)地点在本部,zz四位新教师开课。下午zz老师和zz老师主评,随后组内教师互评活动。最后zz老师讲座并最后总结。

15 12.5 ……此处隐藏2569个字……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的是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数学广角”是新的教学内容,介绍了简单的组合思想和逻辑推理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本学期教学总的要求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措施

1、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多钻研教材,认真备课、上课,选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电教媒体。

2、抓好“双基”教学。

笔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计算的同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便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

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让学生在各种探索性的操作活动中,通过观察、猜测、操作、讨论交流,感知、感受几何概念的含义及所学图形的特征,并借助图形表象进行推理,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表内乘法教学体现知识的形成,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使学生熟记乘法口诀,能用乘法诀进行乘法计算。

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加强估计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测让学生通过观察、操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初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与作用,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逐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同时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4、抓好培优补差工作。利用课余时间做好优、差生的辅导工作,让优生更优,差生脱差。

5、做好“家校通”工作,让家长与学校互相配合,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五、课时安排:

内容 课时

一、长度单位 4课时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14课时

1、两位数加两位数 (3课时)

2、两位数减两位数 (5课时)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4课时)

4、整理和复习 (1课时)

5、我长高了 (1课时)

三、角的初步认识 2课时

四、表内乘法(一) 13课时

1、乘法的初步认识 (3课时)

2、2-6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 (2课时)

2、3、4的乘法口诀 (4课时)

6的乘法口诀 (3课时)

3、整理和复习 (1课时)

五、观察物体 4课时

六、表内乘法(二) 13课时+1课时

1、7的乘法口诀 (5课时)

2、8的乘法口诀 (3课时)

3、9的乘法口诀 (4课时)

4、整理和复习 (1课时)

看一看摆一摆 (1课时)

七、统计 3课时

八、数学广角 2课时

九、总复习 4课时

学科工作计划 篇6

一、评价指导思想

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的发展性评价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强化评价的发展功能及内在激励作用,弱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积极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激励教师进取。

二、评价目的

通过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以及不足的地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创造能力。

三、评价时间和地点

时间:随堂评价(4课时)

地点:本班教室

四、评价方式

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教师评价四方面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

五、评价内容

平 时 的 课 堂 表 现

学习态度

1、对美术课感兴趣。

2、美术用品准备齐全。

课堂纪律

1、 专心听课,不讲小话。

2、 认真思考问题,积极举手发言。

3、 创作时安静有序,不影响同学。

综合技能

1、 认识常用颜色10种以上。

2、 能用各种线条、形状和色彩进行绘画表现活动。

3、 能动脑筋用多种材料通过折、剪、撕、拼贴、组合等方法制作简单的物体或动物形象,并进行想象创作

设计应用

1、 作业表现出大胆的想象和创新。

2、 作业能按时完成,效果良好。

3、 能安全正确地使用材料和工具。

交往与合作

1、 和同学积极参与欣赏或游戏活动。

2、 在活动中互相帮助,团结合作。

在家里的表现

1、 喜欢美术,经常在家自己涂涂画画。

2、 自己能整理好美术用具,按时带来学校上课。

3、 经常和家长交流学习心得及感受。

自评 小组评 教师评

《有关学科工作计划合集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