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基国检自查报告

时间:2025-07-29 12:20:18
两基国检自查报告

两基国检自查报告

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两基国检自查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两基国检自查报告1

根据川机发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两基"工作迎国检专项督查的通知》,江府办函【20xx】156号《江安县"两基"工作迎接国家督导检查工作方案》,我校对"教育普及程度、教师队伍、教育质量、办学条件、教育经费、学校管理、扫盲工作、贫困学生帮扶,学校安全"等方面工作,按照"两基"迎国检指标要求进行了详尽分析,查缺补漏,并制定了整改措施,自查整改情况如下:

(一)普及程度

1.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达100,在校学生无辍学情况。

2.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均达100。

为确保以上成果,校长每学年都与班主任,各科任教师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和"控辍保学责任书",明确责任,以确保按要求完成普及程度各项相关指标。

(二)教师队伍

1.教师学历合格率100,每位教师毕业证,资格证,计算机等级证,普通话等级证,继续教育证齐全。

2.教师队伍。现有教师61人,在校学生719人,初中按班级3:1核定教师数,小学按在校人数22:1核定教师数,我校现不缺编。

教师队伍整体学历达标,但仍需继续加强教师专业素养的培训,艺体科教师已向上级部门申请补员。校长任职条件合格率、校长岗位培训合格率均达100。

(三)教育质量

1.按照国家和省的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学生品德操行综合评定合格率100。

2.毕业班学生毕业率,毕业班学生体育合格率均为100。

3.学校每年冬季举行一次由全校师生参与的体育运动会,每年"六一"举办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文化艺术节。

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按规定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把学生德育放在首位,关注学生身体健康,积极开展文体活动。

(四)办学条件

1.教学用房按标准建盖(部分是按中学标准建盖的)院墙、校门、运动场地、厕所、水源、旗杆合格,全面消除了D级危房。

2.课桌椅配备齐全,教学实验仪器按标准配齐,文体器材达标,劳动(技术)课设施齐备,信息技术课现已无法开展(学生电脑被盗)并已上报上级相关部门。

3.实验教学开出率达98。

4.校舍建筑面积3559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5.75平方米。共有图书9385册,生均约15.16册。

5.按要求班额标准为40-45人,但我校的大班额情况仍存在。但大班额问题正在努力解决。

(五)教育经费

1.财政对教育的拨款逐年增长,年生均教育费逐年增长,增长比例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

2.教职工工资(包括各种政策性补贴)按时足额发放。

(六)安全管理

1.多年来学校无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2.学生出入,上下楼梯存在安全隐患,但因学校的有序管理,排除了隐患。

(七)校园环境卫生、校园文化、校园绿化、美化符合相关要求。

存在的主要困难与问题

1.教师队伍整体学历达标,但仍需继续加强专业培训。

2.现有教师61人,在校学生719人,艺体科教师还有待补充。

3.校舍建筑面积3559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5.75平方米。

现阶段工作进度情况

(一)已开展工作

1.高度重视,健全组织

20xx年4月16日我校派领导和教师参加了**市教育局组织召开的"两基"迎国检会,暨"两基"迎国检工作业务培训会。

4月17日上午参会的同志将会议精神和迎检工作日程安排向校长庄坤慧进行了汇报,并于4月20日向学校全体行政班子作了汇报。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其他行政班子成员为组员的"两基"迎国检工作领导小组;以教导主任、副主任等为主要成员,抽调政治素质好、工作热情高、业务能力强的同志为档案资料工作组专职人员的档案资料工作组,设置了专门的迎检办公室,制定了具体可行的迎检工作实施方案。

教导处布置了具体的迎检工作,将具体工作和完成时间责任到人,老师们紧锣密鼓的开始了迎检的各项准备工作。

2.齐心协力,做细工作。

本月同时完成了20xx年、20xx年、20xx年度档案的登录工作。完成了20xx年、20xx年、20xx年度十二个表册及办学条件的登录工作。在此基础上,正在收集、整理各部门的相关资料。

(二)正在开展的工作

目前,我校在完成其他日常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清查20xx年度表格的录入工作。其他档案也正在清查、完善中。

下一步工作

按照江安教育局"两基"迎国检工作进程安排,结合我校实际下一步的工作是:

1.抓好校园文化建设、整治校园环境。

2.汇总各种档案资料。

3.准备资料室迎接检查。

两基国检自查报告2

县人民政府:

根据《国家“双基”检查验收各项指标要求》,我们组织自查评估领导小组,对全镇中小学的普及程度、师资队伍、办学条件、教育经费、教育质量、扫盲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评估自查,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普及程度

XX至XX学年度基本情况是:全镇有7—12周岁适龄儿童总数2628人,其中残疾儿童人数为16人,应受普通教育人数2612人,已入学2612人,入学率为100%;有13—15周岁适龄儿少年2281人,残疾人数4人,应受普通教育人数为2277人,已入学2253人,适龄少年的入学率为98.95%;小学在校学生2222人,辍学率为0;初中在校学生2218人,年辍学16人,辍学率0.72%;7至15周岁共有残疾儿童少年20人,已入学12人,入学率为60.00 %;小学毕业率为100%,初中毕业率100%;15周岁人口822人,完成初等教育人数822人,完成率为100%;17周岁人口总数为755人,完成初级中等教育733人,完成率为97.09%。

XX至XX学年度基本情况是:全镇有初中2所,完小4所,高小1所,初小6所,教学点1个.全镇小学在校学生为1929人,辍学率为0,初中在校学生1901人,辍学14人,辍学率为0.74%;小学毕业年级学生559人,毕业率100%,初中毕业年级有学生876人,毕业年级学生毕业率100%;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99.26%,15周岁人口文盲率为0,初等教育完成率100%;17周岁人口人数为800人,完成初级中等教育的人数为799人,完成率为99 ……此处隐藏10267个字……学生毕业率均达100%,初中学生毕业率分别达99.6%、99.95%、99.95%。20xx年,我县荣获凉山州普通初级中学综合考核二类地区一等奖。

(六)学校管理

我县在实施“两基”工作的过程中,切实强化政府职能,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加强学校内部管理,真正做到管理育人、管理出质量、管理出效益。一是县委、县政府积极出台控辍保学措施,出台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和搞好学校安全工作的系列文件,并与乡(镇)签订目标责任书;二是加大对学校投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三是坚持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包乡联校制度,为学校排忧解难,给学校营造了良好的教育环境;四是学校内部强化管理,做到以制度管理教师,管理学生,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依法治教。全县中小学管理逐渐趋向规范化,制度化,为我县全面搞好“两基”工作,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

(七)扫盲工作

我县认真贯彻国务院扫除文盲工作条例,按照“一堵二扫三提高”的方针,切实加强扫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自20xx年实现“两基”目标后,我县将扫盲重点工作转移到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上来,按要求开展了一系列实用技术培训,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全县现有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34所,办学面达100%; 5村级农技校177所,办学面达95%。各乡镇均成立了农村成人教育机构,配齐了成教专(兼)职干部。近年来,共扫除青壮年文盲1232人,20xx年,全县青壮年非文盲率达98.4%,脱盲巩固率达98%。

三、巩固提高“两基”成果的主要措施和做法

(一)履职尽责,统筹规划,落实教育优先发展地位县委、县政府坚持“科教兴县”战略,出台中共盐源县委盐源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落实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深化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盐委发200624号)、关于加快实施科教兴县战略的实施意见(盐府发2007102号)等文件,把发展教育作为盐源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战略任务来抓。建立了定期研究教育工作制度,坚持把教育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每年至少召开两次教育专题工作会议,重点研究新增教育经费、教师编制、学校建设等教育重大或热点问题,确保了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二)精心部署,加强宣传,形成“两基”迎国检合力为做好今年我省“两基”迎国检工作,我县高度重视,及时成立“两基”迎国检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两基”迎检工作方案,认真传达省、州迎接国家督导检查电视电话动员会议精神,多次召开“两基”迎国检业务培训会,组织人员深入学校检查,加强对学校“两基”迎国检工作的指导和督查。同时,将教育工作列入乡(镇)党委、政府工作目标考评,要求乡(镇)政府、县教6育局等有关部门通过广播、标语等多种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等教育法律法规,宣传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及“两免一补”等国家扶贫助学政策,在全县营造了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使“两基”迎国检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三)采取措施,控辍保学,大力提高普及程度

近几年,县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盐府函2008122号)等规范性文件,切实保障我县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依法接受义务教育,控制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防止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率反弹。县教育主管局和各乡镇政府每年开学初对学校进行专项检查,动员流失学生返校上课,保障适龄少年、儿童的入学权益。同时,积极采取各种帮扶措施,切实消除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现象,“两基”成果进一步得到提高和巩固。

(四)加大投入,改善条件,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认真落实“以县为主”管理体制,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优先保证教育经费。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由县人民政府在财政预算和上级转移支付中优先安排,确保生均公用经费及时拨付到位,确保我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做到“三个增长”。依法足额征收城市教育费附加,并按规定比例用于教育。积极争取上级危改资金和从财政挤出专项资金,努力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大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强力推进县域教育均衡发7展。

(五)优化队伍,提升质量,夯实办学基础

一是建立教师补充机制。近年来,为缓解教师短缺矛盾,我县共招聘教师1399人,为我县教育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师资保障。二是加强教师培训。实施中小学骨干教师成长计划、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计划、中小学教师学历学位提升计划工程。鼓励、支持校长和中小学教师参加岗位业务培训和学历进修。三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打造了一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教师队伍。四是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依法执行教师资格制度,全面推行教师聘用(聘任)制,在教育系统营造了人尽其才的良好用人环境。

(六)加强教育,及时排查,确保安全稳定

县委、县政府把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纳入全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把学校安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盐源县校园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校园周边环境治理联席会议制度,开展经常性联合专项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切实维护学校的正常秩序。针对近期全国校园伤害案件的频发形势,对各中小学(幼儿园)配置专业保安人员,从人防、物防、技防下大力气确保学校财产和师生人身安全。

(七)齐抓共管,注重实效,“脱盲”与“培训”并举坚持“政府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配合、社会积极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成人教育发展思路,一如既往地把8扫盲和农村成人教育作为重中之重常抓不懈。三年来,开展新技术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培训达31万余人次,为实施科教兴盐战略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县“两基”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我县经济基础薄弱,仍然存在办学条件不足,师资短缺,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农村学校办学水平不高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县“两基”成果的进一步巩固提高。针对上述问题,我县将进一步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认真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切实履行政府职能,强化政府行为,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义务教育,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继续加大“两基”迎国检的宣传力度

多形式广泛宣传“两基”迎“国检”工作,让“两基”迎国检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二)加强档案资料建设与管理工作

力争做到档案齐全,数据清楚,真实准确,印证材料详实,能够全面准确反映“两基”情况。

(三)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按省颁布的初中、小学师生比标准,积极争取教师编制,逐步减少代课教师。

(四)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以第二轮十年行动计划和校安工程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和实施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方案。

(五)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

切实消除各种安全隐患,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六)加强“两基”迎国检工作的督导检查

有针对性地指导和帮助基层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巩固“两基”成果。

《两基国检自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